网站首页 > 精选文章 正文
承接上文k8s自动化运维三
代码备份
上文谈到了通过cron定时拉取代码的方式实现代码备份,这里提供出比较完善的方式:获取指定项目所有的分支以及每个分支最新的代码
# 进入到具体一个项目目录下
cd "$baiwang/xibaoxiao-h5"
# 拉取每个分支的最新代码
git branch -r | grep -v '\->' | while read remote; do git branch --track "${remote#origin/}" "$remote"; git checkout ${remote#origin/};git fetch;git pull;sleep 1s;done
- git branch是获取所有的分支
- 循环遍历每个分支并切换到当前分支 git checkout
- 拉取最新的代码 git pull
数据库的备份机制
全量备份
脚本源码
https://gitee.com/pingfanrenbiji/MySQL_backup/blob/master/backup.sh
通过 mysqldump命令做数据库的全量备份
- --single-transaction
--single-transaction参数的作用,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为可重复读,即REPEATABLE READ,这样能保证在一个事务中所有相同的查询读取到同样的数据,也就大概保证了在dump期间,如果其他innodb引擎的线程修改了表的数据并提交,对该dump线程的数据并无影响,在这期间不会锁表
- --flush-logs
关闭当前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并创建一个新文件,新的二进制日志文件的名字在当前的二进制文件的编号上加1。
- --set-gtid-purged=OFF
在原数据库导出时加了--set-gtid-purged=OFF,导入新数据库时,才会触发记录到新数据库的binlog日志。如果不加,则新数据库不记录binlog日志。
所以在我们做主从用了gtid时,用mysqldump备份时就要加--set-gtid-purged=OFF,否则你在主上导入恢复了数据,主没有了binlog日志,则主库数据不会被从库同步
- --events 事件
- --triggers 触发器
- --routines 导出存储过程以及自定义函数
- --master-data=2
A. =1和=2的区别很明显,只是自动执行和手工执行的区别
=1时,直接导入备份文件,start slave不需要指定file和position
=2时,file和position是被注释掉的,需要手动指定file和position
--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LOG_FILE='mysql-bin2.000001', MASTER_LOG_POS=107;
B. --master-data用于在master端dump数据,用于建立slave
--dump-slave用户在slave端dump数据,建立新的slave,至少是第2个slave,也就是已经有A-->B,现在从B上导出数据建立A-->C的复制
增量备份(备份binlog文件)
脚本源码
https://gitee.com/pingfanrenbiji/MySQL_backup/blob/master/daily.sh
binlog概述
binlog日志也称作二进制日志,是MySQL服务日志文件的一种。
记录除查询之外的所有SQL命令(即show、select、desc等查询命令)。
可用于数据的备份和恢复。
配置mysql主从同步的必要条件。
查看是否开启了binlog
show variables like 'log_bin';
如果显示OFF则代表未开启。在MySQL8以前,这个功能是默认关闭的,需要手动开启
vim /etc/mysql/my.cnf
[mysqld]
#保存日志的位置,实际生成的日志会在后面添加对应的标志
log-bin = /var/lib/mysql/mysql-bin
#日志保存天数
expire-logs-days = 14
#日志大小
max-binlog-size = 500M
#用于同步时区分mysql实例,唯一,5.7以上版本必须填写
server-id = 1
#日志格式,MIXED,ROW,STATEMENT
binlog_format ='MIXED'
重启mysql,再次运行show variables like 'log_bin';
在mysql配置文件中定义好数据目录的位置
在数据目录中可以看到binlog二进制文件
- binlog.index 索引文件
- binlog.000031 第31个二进制文件
查看当前正在使用的二进制文件
show master status;
生成新的日志文件
- 通过重启数据库服务
- 手动执行 flush logs; 可以生成新的日志文件
删除指定编号之前的binlog日志文件
purge master logs to "binlog文件名";
删除所有binlog日志,重建新日志
reset master;
查看日志文件内容
mysqlbinlog 目录/binlog日志文件名;
插入之前的偏移量是156,插入2条数据之后的偏移量是708。查看日志文件内容
查看当前日志格式
当前日志的格式为ROW行模式,如果想让日志内容显示的是sql命令,就将日志格式修改为mixed混合模式,再查看日志内容就可以看到具体的执行操作了
还可以指定范围进行数据恢复
mysqlbinlog --start-position=325 --stop-position=790 binlog.000001 | mysql -uroot -p123456
-- 恢复起始偏移量为325,结束偏移量为790范围内的数据
猜你喜欢
- 2025-05-08 如何使用 Python 操作 Git 代码?GitPython 入门介绍
- 2025-05-08 GIT提交记录和Revert commit过程分析
- 2025-05-08 实战百万文件monorepo仓库的优化(实战百万文件monorepo仓库的优化研究)
- 2025-05-08 如何在GitHub上大显身手?(github zen)
- 2025-05-08 轻松部署Gemma3-27B,L20服务器+最新版vLLM高效推理
- 2025-05-08 从 Element UI 源码的构建流程来看前端 UI 库设计
- 2025-05-08 在游戏中学习git操作(五)(github游戏)
- 2025-05-08 CMake中的"包管理"模块FetchContent
- 2025-05-08 【git】 如何删除所有 tag(本地和远程)
- 2025-05-08 Git所有命令图解(git 常用命令行入门)
- 最近发表
- 标签列表
-
- 向日葵无法连接服务器 (32)
- git.exe (33)
- vscode更新 (34)
- dev c (33)
- git ignore命令 (32)
- gitlab提交代码步骤 (37)
- java update (36)
- vue debug (34)
- vue blur (32)
- vscode导入vue项目 (33)
- vue chart (32)
- vue cms (32)
- 大雅数据库 (34)
- 技术迭代 (37)
- 同一局域网 (33)
- github拒绝连接 (33)
- vscode php插件 (32)
- vue注释快捷键 (32)
- linux ssr (33)
- 微端服务器 (35)
- 导航猫 (32)
- 获取当前时间年月日 (33)
- stp软件 (33)
- http下载文件 (33)
- linux bt下载 (33)